合成氨,绿氢项目“最强CP”

合成氨,绿氢项目“最强CP”

绿氢推进速度,超乎我们想象。

当初年产2万吨绿氢的库车项目开工的时候,国内主流媒体齐呼“全球最大绿氢项目开工”,何等荣耀!不禁让人有一种“中国氢能世界第一”的错觉。

然而,不到两年时间,库车项目的制氢规模似乎已经不够看了。据索比氢能网统计,国内正在规划和建设的万吨级以上的绿氢项目已有几十个,十万吨以上的就有好几个。

绿氢项目多了,消纳方式也逐渐被关注。我们发现,这几十个万吨级以上的绿氢项目,超过60%的消纳方式——合成氨。基于这样的数据,我们认为,合成氨反推了中国绿氢项目的开发,合成氨是当下绿氢项目“最强CP”。

值得注意的是,绿氢合成绿氨的规模也在不断创下新高,从年产几万吨到年产几十万吨。今年3月,中铁十五局与河北省阳原县政府、中国电力签署的风光制绿氢合成绿氨项目的合成氨建设规模达到了50万吨/年。

图:2023年新签约绿氢合成氨项目一览
合成氨,绿氢项目“最强CP”

作图:索比氢能网

或有遗漏,仅供参考

为什么氢氨融合成趋势?

当下,氢能等清洁能源是深度脱碳的重要路径,但受限于储运环节技术不成熟,氢能的大规模应用仍受到制约。

氨得益于其特殊的物理化学性质,可作为氢能的运输载体,解决氢能难以低成本、远距离输送及单一氢能“长尾”问题,还可解决大规模绿氢如何使用的问题。

从能耗角度,液氨体积能量密度(11.5 MJ/L)比液氢(8.5 MJ/L)高35%,合成氨的能耗与氢液化的能耗相当;从储运角度,同质量的液氨储罐是液氢储罐的0.2%~1%,液氨储运更便捷且储运成本更低,可以利用现有的运输基础设施;从安全角度,氨燃烧发生火灾和爆炸的可能性极低,且人对氨的气味极其敏感,泄露易察觉。

从合成氨的途径来看,据公开资料显示,国内有近78%的氨来源于煤炭,存在高耗能、高排放等问题,在能源转型呼声高涨的当下,面临着巨大的绿色转型压力。

为此,以电解水制氢合成氨为代表的技术路线将成为合成氨脱碳的重要路径,我国合成氨行业能源供给结构由化石能源向可再生能源转换有着巨大的潜力。

据业内人士预测,“我国合成氨领域将在2030年左右达峰,2035年可再生氢占比20%,2040年可再生氢将在合成氨氢源结构中占主导地位,到2060年可再生氢所占比例将会达到97%以上,碳排放降至920万吨。”

双碳战略目标愿景下,氨将构建起氨能能源体系,“绿电-绿氢-绿氨”成为重要发展趋势。

我国氨市场需求巨大

氨作为一种无碳化合物,可由空气中的氮和水中的氢合成,完全燃烧时的产物纯净无碳,是一种具有战略价值的可再生能源,也是现代社会中最为重要的化工产品之一。

目前,氨的市场应用主要可分为三方面:直接燃烧或与常规燃料混燃用于发电,有利于构建清洁电力系统;用于发动机燃料,有利于解决交通运输领域的碳排放问题;作为储氢介质,打破传统的氢储运方式,为发展“氨-氢”绿色能源产业奠定基础。多样化的市场应用渠道,让氨能市场具有极大发展潜力。

同时,我国作为最大的氨生产国,产量占全球产量的30%,年产量超过5000万吨。

政策方面,我国也相继发布的《“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等相关文件,均有提及和明确氨能技术的重要战略方向。

据预测,到2025年,我国合成氨行业能效产能比例将从2020年的7%提高到15%,并随着行业技术的发展不断增长,氨的市场将进一步扩大。

发布人:zhangxinyu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发布者:xhbeijing,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qingtx.cn/archives/7947

(0)
xhbeijing的头像xhbeijing
上一篇 2023年7月17日 10:57
下一篇 2023年7月17日 11:02

相关推荐

  • 工信部 368 批:长征、捷氢拓展两类氢车场景!成都地区蓄势待发;亿华通、新研、潍柴并列第一

    2023 年 2 月 10 日,工信部对《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第 368 批)和《享受车船税减免优惠的节约能源 使用新能源汽车车型目录》(第四十七批)拟发布内容进行了公示,网上公开征求意见。 氢云链据悉,第 368 批《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公示的新产品中,申报的燃料电池产品共 12 户企业 14 个型号,具体情况参见图表 1。本次公…

    2023年2月14日
    29400
  • 氢能&燃料电池行业研究:千亿氢储能市场一触即发

    (报告作者:国金证券分析师 姚遥) 氢储能属于广义储能,利用风光富余电能电解水制氢,在终端应用环节直接使用的方式。碳中和及储能背景下,氢储能将迎来千亿级规模的电解水制氢蓝海市场机会,其中布局相关高价值量及关键核心装备:电解水制氢设备、氢能项目 EPC 和制氢电源的企业将率先受益。 一、双碳政策下可再生能源装机高增,新型能源结构转型催生储能需求 1.1 全国碳…

    2023年5月3日 创业分享
    39900
  • 这一煤炭重镇挺进“千亿级”氢能赛道

    “煤炭重镇”山西吕梁加码氢能产业,挺进“千亿级”赛道。   “总投资780亿元的鹏湾氢港产业园开工建设,一期2万吨制氢项目投产出氢,年产30万辆氢燃料汽车装备制造项目加速推进,首批100台氢能重卡示范投运,‘气、站、运、车’产业链初步形成。”5月6日,山西省孝义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张翠珍介绍。   当日,国家税务总局吕梁市税务局(以下简称“吕梁市税务局”)“…

    投融资 2023年5月9日
    22600
  • 我在氢能行业一年的经历,比我在光伏行业十年的经历还要精彩(附2024年氢能年会38条金句)

    2024年12月11日,在香橙会研究院举办的2024年氢能年会上,来自全球氢能产业链的头部企业演讲嘉宾,发表了许多前沿信息和精彩观点。香橙会研究院将“领袖论坛:氢能行业分析与预测”及“分论坛:ALK/PEM/AEM/SOFC”嘉宾演讲信息做了编辑整理,分享如下。 中国工程院院士 凌文 1. 我们的氢能产业发展虽然规模还不能做大,发展还是遇到一些问题,但是我们…

    2024年12月12日 创业分享
    18000
  • 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2024年绿氢项目有望迎开工潮 带动制氢设备需求增长

    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12月26日在新能源科学论坛2023上表示:“随着风电光伏装机大幅增加,2023年上网波谷电价降低到0.15元/KWh,使电解水制备绿氢的成本接近煤制氢成本,比预期提前5年进入经济性成本空间。”业内人士表示,今年以来,绿氢应用限制陆续开放,2024年绿氢项目有望迎开工潮,带动制氢设备需求增长。上市公司抢抓市场机遇,纷纷展开业务布局。 (中证报)

    上市企业 2023年12月27日
    244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