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以绿电制氢为源头推动,氢燃料电池汽车有望进一步降本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杜巧梅北京报道

“燃料电池汽车的发展带动了绿色氢能全产业链发展,目前中国已经形成了涵盖制、储、运、加、用各环节完整的氢能源电池汽车产业链,从全球看,我国是燃料电池汽车产业链最完整的国家之一。”12月1日,在以“示范引领 氢动未来”为主题的中国燃料电池汽车大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欧阳明高表示。

一方面,近年来氢燃料电池汽车相关技术水平大幅提升,百公里氢耗从26公斤下降到7.1公斤,续航里程从100公里提高至500公里,推动60多家整车企业推出燃料电池汽车并催生了70多家燃料电池发动机相关企业。

另一方面,以氢能交通为先导,从燃料电池客车到佛山的轻轨车再到北京运行的冷藏车,氢燃料电池汽车已经具备经济性。

此外,从氢能冷热联供系统、调峰系统、氢储能系统到氢能炼钢、氢能船舶、氢能无人机,氢能示范正在向多领域扩展。

事实上,作为国家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用能终端实现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载体,氢能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点发展方向。而燃料电池汽车作为氢能应用的先导领域,已成为全球高度关注和争先布局的新兴产业。

2020年,财政部、工信部、科技部、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了《关于开展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的通知》,并于2021年先后批复了京津冀、上海、广东、郑州、河北五个城市群,启动了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工作。

在示范政策支持下,我国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实现了快速发展。

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10月,我国氢燃料电池汽车累计销售18197辆,仅次于韩国的3.4万辆,成为全球第二大燃料电池汽车市场;累计建成加氢站417座,位居全球首位,相比2022年底增加63座。

在欧阳明高看来,对新能源汽车推动作用最大的是示范城市群,预计到2025年,现有的5个示范城市群会推广3.5万辆燃料电池汽车进行商业化示范应用,这也会带动市场化的发展。

尤其是随着风电、光伏等可再生能源的发展,以绿电制绿氢将进一步推动氢能及燃料电池汽车产业的发展。

“中国去年可再生能源是7亿千瓦,到2030年要增长3倍达到21亿千瓦。今年年底我国可再生能源预计会达到10亿千瓦,按照这个速度,中国2030年风电、光伏等产生的可再生能源会达到21亿-25亿千瓦,这也意味着,风、光发电占比将达到25%-30%,加上水电会超过50%,甚至55%。”欧阳明高表示,当波谷的电价降到1毛5,就是绿电制绿氢的核心转折点,成本将与煤制氢相当,为绿氢的制备提供了极好的条件,也会带动整个氢能产业链经济性的达标,这有利于新能源汽车的发展。

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以绿电制氢为源头推动,氢燃料电池汽车有望进一步降本

在欧阳明高看来,制氢有可能成为继中国光伏、锂电、电动汽车之后第4个中国新能源的大规模出口产品。

“尤其是碱性电解,现在绿电制绿氢主要靠碱性电解。中国的碱性电解产业在全球具有成本优势,价格只有欧洲的1/3,但是未来还需要从安全、高效和智能三个方面来改进技术。”欧阳明高表示,未来如何推动氢能发电、储能和热电联供,也就是绿电制氢、氢储能与氢能调峰电厂也是氢能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不过,需要指出的是,虽然氢能燃料电池的发展前景向好,但欧阳明高认为当前的核心问题是技术改进和成本下降。

“如果没有电池寿命成倍提高、成本的大幅下降以及充电倍率的大幅升级,那就不可能有今天新能源汽车的市场化发展。氢燃料电池汽车也是同样的道理。”欧阳明高表示,“尤其是成本高的膜电极、催化剂等底层的核心零部件还存在‘卡脖子’情况,也是当前技术水平跟国外有差距大的领域。”

欧阳明高认为,当前中国的动力电池全球产业规模最大,技术水平最高,出口最多,氢燃料电池也要向锂离子电池看齐,需要继续提升效率并延长燃料电池的寿命。

“氢能和燃料电池汽车在技术创新方面已经取得进展,但要跟纯电动和油车竞争,还需要通过技术创新降低成本。”欧阳明高表示。

发展氢燃料电池汽车除了技术创新外,还需要寻找新的商业模式。

“目前公交、叉车、冷藏车在北方的示范运行没有问题,问题最大的是燃料电池重卡,不仅仅是车本身,还有基础设施和补能方式的问题。尤其是目前氢瓶的成本较高且未来降本速度慢,一方面要想办法降低氢瓶的成本,另外一方面要寻找新的商业模式。因此,燃料电池汽车的推广应用,不仅仅是技术创新,还需要商业模式创新。”欧阳明高指出。

在欧阳明高看来,目前对氢能价值的认识还停留在战略价值上,亟待开发的是氢能的商业价值。补贴示范是有限度的,规模不会很大,时间不会很长,必须抓住示范的窗口期,挖掘氢能的经济价值。

而以张家口为例,欧阳明高介绍了绿电制绿氢的产业发展模式。

据介绍,作为国家唯一的可再生能源示范区,也是燃料电池示范的牵头城市,张家口已经形成“三区一中心”,也就是装备制造区、氢气生产区、商务服务区、技术研发中心的发展模式,建成了国内最早的万吨级绿电制绿氢工厂,同时引入了大量的零部件企业。

北京冬奥会是世界上最大的燃料电池汽车的应用示范,有1200多辆燃料电池汽车,运行375万公里,减碳2700吨,氢气消耗280吨,涉及11个制氢基地,30多个加氢站,涵盖了制、取、运、加整个过程。

据欧阳明高介绍,北京冬奥会后,当地把绿氢作为张家口经济跨越式发展的一个历史机遇,提出了绿电绿氢双轮驱动模式,形成了包括制氢、氢交通、氢冶金、氢化工、氢储能等“以电养氢,以氢促产,氢电协同”的产业发展模式。

此外,包括氢能制备的装备产业,氢储运产业以及氢功能、氢动力、氢原料三个零碳产业的子产业链都在张家口推进。

“把整个氢能产业链条打通,将可再生能源和离网制氢转换成储存应用,未来中国要实现碳中和,预计需要一亿五千万吨绿氢,其中五千万吨用于氢气储能,也就是发电,这是未来的一个应用场景。”欧阳明高最后表示,“随着中国风电、光伏发电量的增长,绿电的价格一定会下降,一个重要的出路就是制氢。这将会使氢能的性价比会提前显现。”

本文转载自 21世纪经济报道 ,只做主题效果测试使用,本文观点不代表氢天下立场。

(0)
xhbeijing的头像xhbeijing
上一篇 2023年12月7日 13:56
下一篇 2023年12月7日

相关推荐

  • 进军氢能的钢铁巨头重磅重组!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12月21日,据国务院国资委网站消息,经报国务院批准,中国宝武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宝武”)与中国中钢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钢集团”)实施重组,中国中钢集团有限公司整体划入中国宝武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不再作为国资委直接监管企业。《央企名录》12月21日更新显示,中国中钢集团有限公司已不在名单中,国资委监管的央企总数已由98家变为…

    2022年12月31日
    32100
  • 湖北省经信厅:随州千公里氢能重卡预计 5 月下线

    获悉,2 月 8 日,湖北省经信厅表示,近年来,随州市委市政府按照 ” 下好先手棋、抢占制高点、布局新产业、培育新动能 ” 的总体思路,切入新能源新赛道、争当行业发展引领者,在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以及关联装备组件四大领域打下扎实的产业基础,形成较强的竞争优势。据初步统计,未来五年随州市新能源全产业链有望形成千亿元大产业。 一、新…

    氢能汽车 2023年2月12日
    20800
  • 钯与钒牵手!俄罗斯教授发现提纯氢气的最佳搭档

    氢是未来能源之光,同时也是参与工业流程用于减碳的要素。但是在自然界中几乎找不到纯氢,我们不得不采用各种化学方法,从化合物中提取纯氢。 提纯氢气成为氢能产业中一大关键技术。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人类已经想出来了各种工艺路径。其中提纯效果最好的是金属膜,常用到的金属是钯,但这种金属实在是太稀有了,比常常被抱怨含量稀少的催化剂贵金属铂还要稀少。 克服这种价格上的惆怅,…

    2024年7月25日
    15900
  • 科学家实现400°C以下太阳能天然气制氢与脱碳

    央广网北京3月13日消息 制氢技术对氢能产业链的整体布局与发展颇为重要。传统制氢技术包括工业天然气重整制氢与煤气化制氢,是目前氢能的主要来源,而在双碳战略与能源低碳转型的背景下,面临的共性挑战包括反应温度高、能耗高、CO2排放高。如何突破“三高”问题,对于氢能与能源结构转型的相容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近日,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首次实现了400°C温和条件…

    前瞻报告 2023年3月13日
    26500
  • 建成风氢扬基地、国鸿5000电堆产能、攀业系统项目!《2023年濮阳市氢能产业发展工作要点》发布

    2023 年是郑汴洛濮氢走廊建设的重要一年,也是我市氢能产业提质增效、蓄势跃升,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之年。为深入贯彻落实换道领跑战略,构建良好氢能产业生态,加快推进中原油城向中原氢城转变,近日,我市制定了《2023 年濮阳市氢能产业发展工作要点》(以下简称《要点》),明确了 2023 年全市氢能产业发展总体思路、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 《要点》指出,我市将抢抓…

    2023年3月13日
    349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