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以绿电制氢为源头推动,氢燃料电池汽车有望进一步降本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杜巧梅北京报道

“燃料电池汽车的发展带动了绿色氢能全产业链发展,目前中国已经形成了涵盖制、储、运、加、用各环节完整的氢能源电池汽车产业链,从全球看,我国是燃料电池汽车产业链最完整的国家之一。”12月1日,在以“示范引领 氢动未来”为主题的中国燃料电池汽车大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欧阳明高表示。

一方面,近年来氢燃料电池汽车相关技术水平大幅提升,百公里氢耗从26公斤下降到7.1公斤,续航里程从100公里提高至500公里,推动60多家整车企业推出燃料电池汽车并催生了70多家燃料电池发动机相关企业。

另一方面,以氢能交通为先导,从燃料电池客车到佛山的轻轨车再到北京运行的冷藏车,氢燃料电池汽车已经具备经济性。

此外,从氢能冷热联供系统、调峰系统、氢储能系统到氢能炼钢、氢能船舶、氢能无人机,氢能示范正在向多领域扩展。

事实上,作为国家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用能终端实现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载体,氢能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点发展方向。而燃料电池汽车作为氢能应用的先导领域,已成为全球高度关注和争先布局的新兴产业。

2020年,财政部、工信部、科技部、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了《关于开展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的通知》,并于2021年先后批复了京津冀、上海、广东、郑州、河北五个城市群,启动了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工作。

在示范政策支持下,我国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实现了快速发展。

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10月,我国氢燃料电池汽车累计销售18197辆,仅次于韩国的3.4万辆,成为全球第二大燃料电池汽车市场;累计建成加氢站417座,位居全球首位,相比2022年底增加63座。

在欧阳明高看来,对新能源汽车推动作用最大的是示范城市群,预计到2025年,现有的5个示范城市群会推广3.5万辆燃料电池汽车进行商业化示范应用,这也会带动市场化的发展。

尤其是随着风电、光伏等可再生能源的发展,以绿电制绿氢将进一步推动氢能及燃料电池汽车产业的发展。

“中国去年可再生能源是7亿千瓦,到2030年要增长3倍达到21亿千瓦。今年年底我国可再生能源预计会达到10亿千瓦,按照这个速度,中国2030年风电、光伏等产生的可再生能源会达到21亿-25亿千瓦,这也意味着,风、光发电占比将达到25%-30%,加上水电会超过50%,甚至55%。”欧阳明高表示,当波谷的电价降到1毛5,就是绿电制绿氢的核心转折点,成本将与煤制氢相当,为绿氢的制备提供了极好的条件,也会带动整个氢能产业链经济性的达标,这有利于新能源汽车的发展。

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以绿电制氢为源头推动,氢燃料电池汽车有望进一步降本

在欧阳明高看来,制氢有可能成为继中国光伏、锂电、电动汽车之后第4个中国新能源的大规模出口产品。

“尤其是碱性电解,现在绿电制绿氢主要靠碱性电解。中国的碱性电解产业在全球具有成本优势,价格只有欧洲的1/3,但是未来还需要从安全、高效和智能三个方面来改进技术。”欧阳明高表示,未来如何推动氢能发电、储能和热电联供,也就是绿电制氢、氢储能与氢能调峰电厂也是氢能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不过,需要指出的是,虽然氢能燃料电池的发展前景向好,但欧阳明高认为当前的核心问题是技术改进和成本下降。

“如果没有电池寿命成倍提高、成本的大幅下降以及充电倍率的大幅升级,那就不可能有今天新能源汽车的市场化发展。氢燃料电池汽车也是同样的道理。”欧阳明高表示,“尤其是成本高的膜电极、催化剂等底层的核心零部件还存在‘卡脖子’情况,也是当前技术水平跟国外有差距大的领域。”

欧阳明高认为,当前中国的动力电池全球产业规模最大,技术水平最高,出口最多,氢燃料电池也要向锂离子电池看齐,需要继续提升效率并延长燃料电池的寿命。

“氢能和燃料电池汽车在技术创新方面已经取得进展,但要跟纯电动和油车竞争,还需要通过技术创新降低成本。”欧阳明高表示。

发展氢燃料电池汽车除了技术创新外,还需要寻找新的商业模式。

“目前公交、叉车、冷藏车在北方的示范运行没有问题,问题最大的是燃料电池重卡,不仅仅是车本身,还有基础设施和补能方式的问题。尤其是目前氢瓶的成本较高且未来降本速度慢,一方面要想办法降低氢瓶的成本,另外一方面要寻找新的商业模式。因此,燃料电池汽车的推广应用,不仅仅是技术创新,还需要商业模式创新。”欧阳明高指出。

在欧阳明高看来,目前对氢能价值的认识还停留在战略价值上,亟待开发的是氢能的商业价值。补贴示范是有限度的,规模不会很大,时间不会很长,必须抓住示范的窗口期,挖掘氢能的经济价值。

而以张家口为例,欧阳明高介绍了绿电制绿氢的产业发展模式。

据介绍,作为国家唯一的可再生能源示范区,也是燃料电池示范的牵头城市,张家口已经形成“三区一中心”,也就是装备制造区、氢气生产区、商务服务区、技术研发中心的发展模式,建成了国内最早的万吨级绿电制绿氢工厂,同时引入了大量的零部件企业。

北京冬奥会是世界上最大的燃料电池汽车的应用示范,有1200多辆燃料电池汽车,运行375万公里,减碳2700吨,氢气消耗280吨,涉及11个制氢基地,30多个加氢站,涵盖了制、取、运、加整个过程。

据欧阳明高介绍,北京冬奥会后,当地把绿氢作为张家口经济跨越式发展的一个历史机遇,提出了绿电绿氢双轮驱动模式,形成了包括制氢、氢交通、氢冶金、氢化工、氢储能等“以电养氢,以氢促产,氢电协同”的产业发展模式。

此外,包括氢能制备的装备产业,氢储运产业以及氢功能、氢动力、氢原料三个零碳产业的子产业链都在张家口推进。

“把整个氢能产业链条打通,将可再生能源和离网制氢转换成储存应用,未来中国要实现碳中和,预计需要一亿五千万吨绿氢,其中五千万吨用于氢气储能,也就是发电,这是未来的一个应用场景。”欧阳明高最后表示,“随着中国风电、光伏发电量的增长,绿电的价格一定会下降,一个重要的出路就是制氢。这将会使氢能的性价比会提前显现。”

本文转载自 21世纪经济报道 ,只做主题效果测试使用,本文观点不代表氢天下立场。

(0)
xhbeijing的头像xhbeijing
上一篇 2023年12月7日 13:56
下一篇 2023年12月7日

相关推荐

  • 2024氢能专精特新创业大赛决赛暨氢能专精特新产业大会在伊金霍洛旗举行

    7月25日,2024氢能专精特新创业大赛决赛暨氢能专精特新产业大会在伊金霍洛旗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氢能联盟战略指导委员会委员彭苏萍,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氢能联盟战略指导委员会委员、厦门大学教授郑南峰,国家能源局科技司能效与储能处处长徐梓铭,内蒙古自治区能源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胡成东,西藏自治区经济和信息化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徐龙海,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邬建勋,…

    2024年7月26日 投融资
    10700
  • 2024中外知名企业四川行|北京亿华通总裁付晓明:从1500万元到15亿元,投资四川氢能产业“恰逢其时”

    四川经济网讯(记者 胡敏 实习记者 蒋师帅 文/图) “四川发展氢能产业有诸多优势,投资四川氢能产业‘恰逢其时’。”9月25日,2024中外知名企业四川行活动期间,参会嘉宾、北京亿华通(以下简称“亿华通”)总裁付晓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说,2020年,亿华通便在四川投资1500万元建成日加氢能力1000KG的成都华通加氢站,接下来,亿华通拟在川投资15亿元打…

    2024年9月27日
    23100
  • 氢能产业将步入“黄金发展期”:创新加速应用普及 引领能源绿色转型

    原标题:氢能产业将步入“黄金发展期”:创新加速应用普及 引领能源绿色转型 在全球能源结构不断优化的今天,新能源产业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蓬勃发展。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应用日益广泛。而作为新能源产业中的重要分支,氢能因零排放、能源效率高等特性,被视为“终极能源”之一。 当下,氢能以其独特的优势和巨大的潜力,正逐步成为推动能源转型的重要力量。氢能不仅具备清洁、…

    2024年8月28日
    10500
  • 美锦能源:融资余额12.85亿元,创近一年新低

    美锦能源融资融券信息显示,2023年5月31日融资净偿还542.41万元;融资余额12.85亿元,创近一年新低,较前一日下降0.42%。 融资方面,当日融资买入816.96万元,融资偿还1359.37万元,融资净偿还542.41万元,连续5日净偿还累计2267.92万元。融券方面,融券卖出600股,融券偿还2300股,融券余量93.39万股,融券余额669.…

    上市企业 2023年6月1日
    14400
  • 多地宣布氢能车免高速费 行业将进入放量提速期

    每经AI快讯,截至目前,先后有陕西、吉林、山东、四川等4个省份和内蒙古鄂尔多斯市明确推出了氢能车免收高速费政策。除了多地实施氢能汽车高速免通行费政策外,不少地方也推出了氢能产业发展政策。例如8月13日,江西发布《关于推动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其中指出,确定九江市为“全省氢经济开放先行区”,重点发展以氢动力船舶为特色的沿江沿湖氢能产业,探索氢能在石化…

    投融资 2024年8月19日
    95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