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车上路13年 上汽大通修炼成“氢能源汽车领导者”

“氢”车上路13年 上汽大通修炼成“氢能源汽车领导者”

新能源时代,汽车行业一片欣欣向荣。纯电、插混、氢能技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作为所有新能源动力中,最绿色、最先端的技术,氢能技术正从黎明的微光中慢慢向市场走来。

身处其中的行业引领者,又是一个人们熟悉的“中国面孔”——上汽大通。

从研发出全球首款高端氢燃料电池MPV,到实现氢能源MPV最大规模商业化运营;从与国内汽车品牌竞争,到“攻占”海外市场;从氢能源技术,到车型平台、行业标准、商业模式、产业链,先端技术的每一个领域,都留下了上汽大通的足迹。

对于上汽大通来说,“氢”车上路13年,或许仅仅只是一个开始。

“氢”车上路

近几年以来,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步入快车道,氢能源车也慢慢进入大众视野。“氢”车上路,上汽大通一直走在最前沿,是率先深入氢能源商用车和乘用车领域的整车企业。

在国内氢能源汽车无标准、无参考、无先例的情况下,上汽大通从0到1引领着氢能源汽车行业发展,从0到1研发技术,甚至从0到1带领供应商转型发展。

早在2017年,上汽大通就推出上汽大通MAXUS FCV80——这是中国首款商业化运营燃料电池宽体轻客、国内第一款运用全新准入标准的燃料电池轻客车型,也是国际首款燃料电池轻客车型。这意味着,上汽大通率先完成氢能源汽车商业化,实现了全国首批氢能源汽车规模化运营。目前该车型总运营里程超过550万公里。

“氢”车上路13年 上汽大通修炼成“氢能源汽车领导者”

继FCV80商业化运营之后,上汽大通又首次将燃料电池技术带到乘用车领域。在2020年上汽集团氢战略发布会上,大家MIFA氢重磅亮相。这不仅是全国首款70MPa乘用化车型,同时也是全球首款高端氢燃料电池MPV。

据了解,大家MIFA氢集上汽集团全球领先的第三代燃料电池技术于一身,兼具安全性高、加氢速度快、续航里程长、科技含量高等诸多优点,其70MPa氢瓶供氢系统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更重要的是,大家MIFA氢从2022年开始正式大规模商业化示范运行,迄今为止已示范运营500台,在上海的示范总里程超 570万公里,其中单车最高示范里程达7万公里,创氢能源MPV之最。

“氢”车上路13年 上汽大通修炼成“氢能源汽车领导者”

显然,无论是率先以FCV80实现商用化运营,还是通过大家MIFA氢将燃料电池技术首次运用至乘用车领域,都是上汽大通MAXUS前瞻的氢能源战略布局,以及国际领先水准的氢燃料技术综合实力的展现。

作为氢能源汽车产业中整车端的引领者,上汽大通躬身入局国家氢能产业,摸着石头过河,坚持做“难而正确的事”,率先克服了氢能源汽车技术壁垒,已具备完全的氢能源汽车研发、制造能力和完备的氢能源供应链体系。

自2011年成立以来,上汽大通率先吹响行业“氢能革命冲锋号”,“氢”车上路13年,引领行业潮流。

从“先行者”到“引领者”

当一家汽车品牌率先具备氢能源整车研发、制造、供应链能力时,基本能够看出它必然怀着宏大的愿景和清晰的定位。

作为“新能源技术的先行者”,上汽大通在ALL³ ROADMAP规划蓝图之下,推动实现“全能源、全平台、全市场”的全领域新能源战略布局,逐步完成从纯电、混合动力,到最前沿的氢燃料电池组成的全能源体系构建,形成覆盖MPV、SUV、皮卡、轻客等细分市场的产品矩阵。

“氢”车上路13年 上汽大通修炼成“氢能源汽车领导者”

在ALL³ ROADMAP战略蓝图之下,除了氢能源技术路线,上汽大通MAXUS还深入探索纯电动、混动等多种技术路线,不断推出技术路线下的高品质车型,并持续进行新技术创新研发和升级。

值得一提的是,在探索先端氢能源技术之外,上汽大通无疑有着更大的野心。

在新动力车型的安全打造方面,上汽大通不断为氢安全国标的制定作贡献,其主导和参与了10项燃料电池国家标准的制定,多项主被动安全的设计与验证填补了行业空白。

在商业模式创新方面,上汽大通创造性地开创“网约出行”的氢能源汽车商业模式,让国家氢产业政策能够有切实落地的路径。去年9月,大家MIFA氢正式上线享道出行平台,让“氢”走进普通民众。

“氢”车上路13年 上汽大通修炼成“氢能源汽车领导者”

此外,作为氢能源汽车领导者,在国内氢能源产业链雏形未见的情况下,从整车角度牵头供应商从0到1向氢能源转型,推动国内氢能源汽车产业链建立与发展。

除了技术研发,上汽大通在品牌、平台、行业标准、商业模式、行业产业链等方面都提前布局,其不仅仅是“新能源技术的先行者”,更成为“氢能源汽车领导者”。

“中国智造”代名词

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正在奋力前行,无论是政策还是市场都十分火热。

据中汽协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氢燃料电池汽车产销累计分别完成3626辆和3367辆,同比分别增长105.4%和112.8%。2023年前三季度氢燃料电池汽车累计产销均完成近3000辆,同比分别增长25.2%和37.3%,均创近8年历史新高。

不过,氢燃料电池汽车的发展依旧面临大量问题。例如氢燃料电池成本居高不下,催化剂等核心部件依赖进口;制氢、运氢、储氢、加氢等一系列环节尚未成熟,配套基础设施尚未完善等。

据了解,上汽大通已经具备第三代氢燃料电池车型的研发生产能力,只不过现阶段由于加氢站、氢能源市场需求、政策推动力度等其他因素未“到位”,所以尽管上汽大通第三代产品已经具备完善的研发、制造、供应链能力,但是商业化的规模尚未能铺开。

“氢”车上路13年 上汽大通修炼成“氢能源汽车领导者”

反过来,正因为国内氢燃料电池汽车行业尚未建立完善的产业链、氢能源商业化程度尤待提升,“躬身入局”的上汽大通更加坚定要做“难而正确的事”,撑起中国氢能源汽车的一片天。

可以看到,随着国内企业的加强研发和生产能力,国产化率正在逐步提高。除了率先建设氢能源整车研发、制造、供应链能力的上汽大通,其他汽车品牌也纷纷跟进,共同加入到氢能源汽车的“战局”中来。

与此同时,作为国产氢能源汽车品牌,上汽大通立足世界,不仅实现了欧六技术储备和全球领先的新能源技术,在设计制造理念上也以国际基准和品质打造。目前,上汽大通MAXUS已经领先于许多国际品牌,在欧洲、澳新等市场早已成为海外智能新能源领域“中国智造”的代名词。

数据显示,2022年,上汽大通MAXUS品牌在海外市场销售了约2万辆新能源车型,占据海外总销量约20%,在挪威、瑞典等全球多个新能源发达市场,都已成为“最受欢迎的电动汽车品牌”。2023年1-10月,上汽大通新能源车型海外销量也已近1.6万辆,在出口总量中的占比已达21%。其中,欧洲市场表现最优,新能源汽车出口占比达74.4%,同比增长94%。

当前全球正在进行一场“脱碳赛跑”的“绿色革命”,汽车产业是绿色低碳转型的“排头兵”。而作为“氢能源汽车领导者”的上汽大通,也将立足世界,打造中国符号。

本文转载自经济观察报,只做主题效果测试使用,本文观点不代表氢天下立场。

(0)
xhbeijing的头像xhbeijing
上一篇 2023年12月8日
下一篇 2023年12月8日

相关推荐

  • 2025 年产值 300 亿!西咸国家级新区氢能产业“后来居上”之路

    1 月 30 日氢云链获悉,《西咸新区氢能产业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 年)已正式出台。 据方案介绍,西咸新区将打造陕西省燃料电池系统及关键零部件、核心材料研发和装备制造高地,2025 年西咸新区氢能产业链企业数量达到 100 家,形成梯度层次分布企业结构。燃料电池系统生产能力 5000 套 / 年,产值规模突破 300 亿元。 在空间布局方面…

    2023年1月30日
    20500
  • 氢能产业核心技术创新日益加快 推动各环节降本增效

    《证券日报》记者采访多家氢能代表企业了解到,随着政策密集发力和行业标准逐步完善,氢能储供、加氢机和燃料电池环节正迎来系统性变革:储氢瓶逐步升级,液氢、大功率燃料电池、大流率加氢技术正取得关键突破。

    2024年6月14日
    17800
  • 豫氢动力中标商业化运营 2MW 热电联供项目

    近日,河南豫氢动力有限公司成功中标焦作煤业(集团)开元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氢燃料电池发电系统公开招标项目。 本次项目为国内氯碱工业首个将副产氢气作为能源加以综合利用的尝试。项目建成后,不仅可以覆盖周边燃料电池车辆用氢需求,同时为厂区解决 2MW 的供电以及约 7GJ/h 的余热回收,有效提升企业经济效益的同时还实现企业大幅节能减排。项目投产后,企业预计每年减少 …

    2023年3月2日
    23100
  • 氢能产业:为时尚早,不要盲目!

    从产业的商业化阶段来看,氢能现有的技术和成本都很难实现规模化应用。从投资者的角度看,哪怕是所谓的氢能龙头,其氢能业务占比还很低,还没到主要靠氢能业务贡献业绩的时候,所有的氢能业务都是作为战略布局。 氢能产业链包括制氢、储运、加氢站和氢燃料电池的应用: 1、制氢:未来的发展方向是灰氢、蓝氢逐步向绿氢过渡,制氢和风电光伏电站结合是大势所趋,氢能作为储能的一种方式…

    2023年1月22日
    25200
  • 绿氢成本分析与成本降低途径

    与化石能源制氢相比,PEM和AWE制氢技术在生产运行成本与设备投资成本上仍然是相对昂贵的。但考虑到技术快速进步、相应零部件供应增加、巨大氢能市场需求和能源战略部署等因素,这两项电解制氢技术在降低成本方面极具发展潜力。 而对于固体氧化物以及阴离子交换膜电解技术而言,成本降低相对困难,因为只有少数几家公司在其商业化方面努力。此外,其许多组件仍停留于实验室规模的水…

    2024年9月29日
    214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