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官看中国·广东行”走进佛山,看氢能发展“中国速度”

萨摩亚驻华大使卢阿马努韦·马里纳表示:“绿色能源是目前全球都急需的,尤其是在面对气候变化的挑战下,全球都需要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我来自一个小岛国家,那里最先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中国所做的事业是值得赞扬的,我认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事关所有人的利益,需要我们共同迎接这项挑战。”

“这里的氢能产业集群真的太棒了,中国在氢能产业发展方面走在了前面。”基里巴斯驻华大使戴维·蒂阿博在结束了一天的参访后,不禁赞叹道。
“外交官看中国·广东行”走进佛山,看氢能发展“中国速度”
1月16日,由中国外文局指导,北京外交人员服务局、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国际交流合作部、中国外文局中东欧与中南亚传播中心(人民画报社)、新华社研究院共同主办的“外交官看中国·广东行”活动来到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近40个国家和地区的驻华使节走进这个“中国氢能产业之都”,感受中国氢能从“零起步”到“赶超引领”的飞速发展。
中国氢能看佛山,佛山氢能看南海。佛山市南海区是中国较早探索发展氢能产业的地区之一,以2009年引进广顺新能源燃料电池空压机生产项目为起点,2014年纳入“促进中国燃料电池汽车商业化发展项目”为标志,2017年出台《佛山市南海区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扶持办法》为动力,经多年培育发展至今,氢能产业已经成为南海区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南海成为全国氢能产业的创新引领区提供有力支撑。在2023世界氢能技术大会上,南海获授“中国氢能产业之都”称号。
“外交官看中国·广东行”走进佛山,看氢能发展“中国速度”
佛山仙湖实验室是广东省重点建设的省级实验室,聚焦氢能和氢氨融合新能源领域关键材料与核心技术的研发及产业化。泰国驻华大使馆公使衔参赞陈金盛表示:“绿色能源是帮助我们减少碳排放的重要因素,我认为中国在这个领域是领跑者。今天在仙湖实验室了解到先进的氢能技术,看到这些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我们泰国将继续跟进这方面的发展。”
南海氢能馆是一个以氢能及其产业化为核心的主题性科技产业展厅,共有七大展区,多角度、全方位地展示了氢科技和氢生活场景,是佛山南海特色氢能产业的展示窗口,也是氢能科普宣传教育基地。基里巴斯驻华大使戴维·蒂阿博表示:“中国的氢能产业发展已经被列为国家战略,中国不仅在宣传绿色发展理念,也将绿色发展实践落到了实处,这是我今天参观南海氢能馆最大的感受。”
格林纳达驻华大使马岩表示:“我一直在跟进了解氢能技术的发展,并见证了相关技术的改善和进步,看到了氢作为一种新能源在使用和控制上的飞跃。我在氢能馆看到,多种公共汽车和卡车都是由氢能燃料驱动的,这简直太棒了。我们要非常感谢中国的工程师和科学家们,感谢他们迈出了这一步,通过这种技术降低成本,减少对环境的压力,实现减少碳排放。”
“外交官看中国·广东行”走进佛山,看氢能发展“中国速度”
16日下午,驻华使节走进瀚蓝环境股份有限公司南海固废处理环保产业园,了解对标“无废城市”建设的“南海经验—瀚蓝模式”。瀚蓝南海固废处理环保产业园占地约460亩,率先打造了中国首个由源头到终端真正实现100%协同化处理的固废循环经济产业园。这种各类固废协同处理、资源循环共享的新模式,有效降低了能耗和最终污染物排放,提升了资源利用水平和运营管理效率,同时也大幅节省土地资源和投资成本。
萨摩亚驻华大使卢阿马努韦·马里纳表示:“绿色能源是目前全球都急需的,尤其是在面对气候变化的挑战下,全球都需要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我来自一个小岛国家,那里最先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中国所做的事业是值得赞扬的,我认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事关所有人的利益,需要我们共同迎接这项挑战。”
“外交官看中国·广东行”走进佛山,看氢能发展“中国速度”
从零起步到赶超引领,南海区的氢能产业正在快速发展。参加活动的多位驻华使节表示:“在这里,我看到了氢能产业发展的‘中国速度’!”
文、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黄庆 通讯员:人民画报社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李琳

本文转载自广州日报,只做主题效果测试使用,本文观点不代表氢天下立场。

(0)
xhbeijing的头像xhbeijing
上一篇 2024年1月19日 16:21
下一篇 2024年1月22日 08:18

相关推荐

  • 展商动态 | 中车株洲所自主研发的2000标方电解槽今日下线!

    10月12日,公司自主研发的2000标方电解槽在湖南株洲成功下线,并推出大标方柔性绿电制氢装备解决方案,是公司氢能产业又一个里程碑式的突破,为我国清洁能源发展和“双碳”目标实现注入强劲动力。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李东林,副总经理梅文庆出席下线仪式。 该电解槽采用了多项先进技术,具备行业领先的高电流密度设计、超低的能量消耗水平、宽泛的工作调节范围以及全自动化操作…

    2024年10月14日
    18200
  • 氢储运难题如何攻克?“三快”企业竞争优势明显

    某储氢罐企业向氢云链表示:“仅考虑氢能交通场景,储氢瓶市场规模就能够达到千亿级别。”该企业认为,到2030年将形成1000亿车载储氢瓶市场和2000亿氢气储能市场,其中预计到2030年氢能汽车保有量150万辆,氢能汽车需求氢气15万吨,折算到高压储氢瓶约500万只。

    2024年2月17日
    25800
  • 500亿产值,2000辆氢车!安徽发布氢能产业三年行动计划

    2024年1月8日,安徽省发改委官微发布了《安徽省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图解。文件指出,到2025年,安徽省初步实现氢能商业化推广应用,建成国内重要的氢能产业发展高地:

    2024年1月10日
    18900
  • 推动京津冀氢能和新型储能产业集群化协同发展

    京津冀三地推动氢能、新型储能等绿色能源产业协同发展,是实现区域能源结构绿色转型、加快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打造区域未来经济新增长点的重要选择。据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京津冀三地产业发展目标高度一致,产业基础各具优势,资源禀赋充分互补,已具备全产业链协同发展的基础条件。下一步,本市将积极推动氢能在发电、交通、工业和建筑等领域的示范应用,实现钠离子电池、液流电池以及压缩空气等新型储能技术示范应用,带动氢能和新型储能产业技术创新和产业集聚。

    2024年2月23日
    21700
  • 彭苏萍:中国氢能源与燃料电池发展战略研究

    2023年7月14日,由南方周末联合西北工业大学管理学院主办,西北工业大学新时代企业高质量发展研究中心、南方周末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中心承办的第二届中国企业责任与高质量发展论坛在西安成功举办。本届论坛以“投资有道,碳路可循”为主题,相关领域学者、机构代表、企业高管参会分享,聚焦“双碳”目标下的企业行动进展和优秀实践,探讨低碳前沿理念、创新技术、碳信息披露等议…

    2023年7月24日
    278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