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京津冀氢能和新型储能产业集群化协同发展

京津冀三地推动氢能、新型储能等绿色能源产业协同发展,是实现区域能源结构绿色转型、加快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打造区域未来经济新增长点的重要选择。据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京津冀三地产业发展目标高度一致,产业基础各具优势,资源禀赋充分互补,已具备全产业链协同发展的基础条件。下一步,本市将积极推动氢能在发电、交通、工业和建筑等领域的示范应用,实现钠离子电池、液流电池以及压缩空气等新型储能技术示范应用,带动氢能和新型储能产业技术创新和产业集聚。

京津冀三地推动氢能、新型储能等绿色能源产业协同发展,是实现区域能源结构绿色转型、加快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打造区域未来经济新增长点的重要选择。据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京津冀三地产业发展目标高度一致,产业基础各具优势,资源禀赋充分互补,已具备全产业链协同发展的基础条件。下一步,本市将积极推动氢能在发电、交通、工业和建筑等领域的示范应用,实现钠离子电池、液流电池以及压缩空气等新型储能技术示范应用,带动氢能和新型储能产业技术创新和产业集聚。
图片
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副局长毛东军介绍,在氢能领域,本市相关产业发展呈加速态势。在技术创新方面,大功率自主化燃料电池发动机、车载高压储氢系统,氢液化与储运装备等行业标志性技术成果不断涌现;在示范推广方面,北京冬奥会期间北京、张家口两地上千辆氢燃料电池汽车实现全球最大规模的示范应用,北京市在京津冀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前两个年度推广车辆1864辆,超额16.7%完成推广任务。在产业布局方面,大兴国际氢能示范区、中关村(房山)氢能产业园、未来科学城“能源谷”等重点园区形成特色发展模式与产业集聚效应,集聚200多家氢能领域创新企业和机构,涌现出亿华通、国氢科技等一批产业化能力突出的创新型企业。毛东军表示,总体看,北京市氢能产业已初步完成从源头技术创新到产业化应用的试点探索,基本实现了氢能产业“从1到10”的突破。

毛东军透露,下一步,本市将进一步发挥国际科创中心作用,联合天津、河北两地统筹推进政策创新、产业培育、场景开放和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动京津冀氢能和新型储能产业跨区域、集群化协同发展,努力使京津冀成为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绿色能源产业发展先行区、示范区。

通过科技创新驱动,本市将积极支持区域内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单位整合资源,建立产业协同创新平台,支撑关键共性技术向区域相关主体转移,推动氢能与新型储能全产业链技术自主可控与规模化、商业化发展,全面降低终端应用成本,共同推动产业发展阶段实现“从10到100”的跨越。

同时,坚持应用场景牵引,依托区域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推动氢能在发电、交通、工业和建筑等领域的示范应用,实现钠离子电池、液流电池以及压缩空气等新型储能技术示范应用,带动氢能和新型储能产业技术创新和产业集聚。

图片
本市还将培育和扶持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区域绿色能源产业龙头企业,形成更为完整的产业生态圈。“我们将强化三地能源、产业主管部门间常态化、机制化对接沟通,共同推动规划政策衔接、重大项目落地;依托全球能源转型高层论坛、链博会、京津冀氢能产业高峰论坛等行业品牌性活动,搭建区域产业交流合作平台。”毛东军说。
来源:北京青年报

本文转载自北京青年报 北京经信局,只做主题效果测试使用,本文观点不代表氢天下立场。

(0)
xhbeijing的头像xhbeijing
上一篇 2024年2月22日 15:41
下一篇 2024年2月23日

相关推荐

  • 为全球绿色发展注入“中国动力”

    原标题:注重技术革新,加强国际合作(引题) 为全球绿色发展注入“中国动力”(主题) 当前,世界经济格局发生着深刻变化,一方面是不确定性不稳定性因素仍然存在,地缘政治影响着各国合作,保护主义、单边主义抬头;另一方面则是全球减碳浪潮迭起,以技术革新实现绿色发展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各国的共识。 如何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促进可持续发展?中国在其中又将发挥怎样的作用?多位…

    前瞻报告 2023年6月1日
    24600
  • 北京大兴国际氢能示范区 打造产业创新生态圈

    央视网消息:楼上办公画图,楼下就能测试和生产,坐着电梯上下楼,就能到达产业的上下游,这样的场景,在北京大兴国际氢能示范区正在成为现实。 大兴国际氢能示范区位于北京南部中心位置,毗邻大兴国际机场。它是如何打造氢能产业创新生态圈的?来看记者的调研。 在北京大兴国际氢能示范区,王师傅的氢能公交车正在加注氢气。位于示范区西南角的海珀尔加氢站,占地7000余平方米。日…

    2023年9月1日 上市企业
    22200
  • 2023 中国氢能产业排行

    2022 年 3 月,《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 — 2035 年)》发布。规划明确了氢能和氢能产业的战略定位:氢能是未来国家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用能终端实现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载体,氢能产业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重点发展方向。 蓬勃发展 根据中国氢能源产业战略发展报告的研究,目前国内氢能产业呈现积极发展态势,已初步掌握氢能制备、储运、加氢、燃…

    2023年5月31日
    39000
  • 中国首张!远程打造高端船舶“甲醇心”

    据第一氢能与燃料电池获悉,9月14日,有媒体报道称,远程新能源商用车获得中国船级社颁发的中国首张M100甲醇单燃料船用发动机型式认可证书。这标志着远程醇氢电动系统在船舶领域获得行业权威认可,助力绿色航运加速实现新跨越。具体来看,依托吉利在甲醇领域近20年的积累,远程打造了醇氢电动特色战略技术路线并全面产业化运营。醇氢电动系统以绿色甲醇为能源,通过高效独创的“…

    2024年9月18日
    14900
  • 新能源加快破茧成蝶 “风光储氢”引领变革方向

    转自:中国改革报 5月23日,第十六届SNEC国际太阳能光伏与智慧能源(上海)大会暨展览会(以下简称“SNEC大会”)在上海拉开帷幕。 全球绿色能源理事会主席、SNEC大会执行主席朱共山在会上指出,当前,各种新能源形式都在加快破茧成蝶,加快能源革命的进程。我们正处在一个以光伏、风电、氢能等为代表的新能源与零碳科技同频共振的时代,零碳交通、零碳建筑、零碳化工、…

    前瞻报告 2023年5月24日
    239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