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EA:全球氢能需求今年将达1亿吨!中国电解槽产能占八成!

10月初,国际能源署发布《全球氢能评论(2024)》(以下简称“氢能评论”)。根据氢能评论报告内容显示:“2023 年全球氢需求达到9700万吨以上,2024年可能达到近1亿吨。尽管氢能需求有着显著增长,但其应用仍集中在炼油和工业领域,重工业、长途运输和能源储存的采用量甚至不到全球需求的1%。”
氢能评论认为,“中国再次成为最大的氢使用国,占全球需求近三分之一,接近2800万吨,是第二大使用国美国的两倍还多。中国还是电解槽制造大国,在2023年投运的电解槽产能里,中国占据80%。”        

01

氢能技术将刺激低碳氢成本下降

氢能评论认为,尽管当低碳氢短期内成本高昂,但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未来低碳氢成本有大幅下降的空间。

据国际能源署的《2050年净零排放情景》(NZE情景),到2030年,使用可再生电力生产低排放氢的成本将降至每公斤氢2至9美元,是当前成本的50%,与未加限制的化石燃料生产的成本差距将从目前的每公斤氢1.5至8美元缩小至2030年的每公斤氢1至3美元。

之所以产生如此效果是因为,自2016年以来,政府对氢技术的投资一直在增加,这种努力开始取得成果。

图片

迄今为止,技术的进展主要发生在氢能供应方面,许多技术要么已经商业化,要么接近商业化。终端使用的先进技术也取得了令人信服的成果,工业和发电领域的几个应用项目达到了示范阶段,运输应用方面也取得了重大进展,特别是在航运领域。此外,专利申请数量在2022年跃升了47%,其中大部分增长来自主要受气候变化担忧驱动的技术。专利数量增加表明,计划外的资金和对未来市场机遇的信心,在支持性政策的支持下,正在刺激更多具有商业潜力的新创意和产品设计。

不仅如此,CCUS的技术进步,也对天然气制氢成本降低起到了重要作用。随着许多地区的天然气价格下降,利用CCUS从天然气中生产低排放氢气也将经历成本降低。成本降低将有利于所有项目,但对单个项目的竞争力的影响将有所不同。

图片

中国氢能顺势崛起

根据氢能评论内容显示,全球电解槽设备发展迅猛,中国首当其冲,进展更明显。截至2023 年底,全球已安装的水电解槽容量高达1.4吉瓦,几乎是2022年底已安装容量的两倍。预计到2024年底,全球电解槽装机容量可能达到5吉瓦。在2023年投运的项目中,中国的占比高达八成。

图片

中国之所以能取得如此傲人的成绩,得益于我们在清洁能源技术大规模制造方面的强大实力。目前,全球60%的电解槽制造产能都集中在中国。

随着中国电解槽制造产能的不断扩大,让全国的电解槽成本有望进一步下降,这与过去太阳能光伏和电池制造业的发展轨迹极为类似。更值得一提的是,诸如隆基、天合、阳光等多家中国太阳能电池板制造巨头纷纷涉足电解槽制造领域,目前约占中国电解槽制造产能的三分之一。

如果全球电解槽产能达到规划目标,中国的大部分电解槽项目将具备成本优势。到2030年,全球将有大量低排放氢能的生产成本与传统化石燃料制氢相当,甚至更低。

图片

政府对发展低碳氢将发挥重要作用

各国政府正在积极推动低排放氢能(以及氢基燃料)的需求。例如,德国的碳差价合同和欧盟在航空、航运领域的强制规定等政策的实施,极大地刺激了市场。这些举措也带动了产业界的积极响应,越来越多的企业签订了氢能采购协议,并发布了氢能采购招标。然而,总体来看,这些努力的规模仍不足以支撑氢能为实现气候目标做出重大贡献。

图片
图片

各国政府设定的氢能需求目标总计约为2030年的1100万吨,但由于对工业、交通和发电领域氢能使用目标的调整,这一数字比去年下降了近300万吨。然而,已经进入最终投资决策(FID)阶段或已投入运营的低排放氢能产能仅为400万吨/年,远低于目标水平。这表明,行业和政府需要共同努力,促进氢能采购协议的签订,以吸引更多投资。

与此同时,政府制定的氢能需求目标远低于其设定的氢能生产目标(2030年为4300万吨/年),甚至低于已宣布项目的潜在供应量(4900万吨/年)。目前的政策措施不足以激发足够的需求,从而推动氢能生产规模扩大,以满足政府的预期。

氢能评论认为,政府应采取更大胆的行动刺激对低排放氢能的需求。政策的实施,如配额、强制规定和碳差价合同,已经开始,但在地理覆盖范围和规模上仍然有限。政府可以利用现有氢能用户和高价值行业(如钢铁、航运和航空)的机会,这些行业通常位于工业中心。在这些中心汇集需求可以创造规模并减少生产者的购买风险。

此外,利用公共采购购买最终产品,这些产品在生产过程中使用低排放氢能,并鼓励发展消费者愿意为低排放氢基产品支付少量溢价的市场,可以帮助推动早期采用。

2024氢能产业大会(CHIF1st)将于10月16日在北京盛大启幕。大会将围绕氢能产业链的上中下游,包括制氢、储运、应用等关键环节,展开深入研讨与经验分享,为参会者提供一个全面了解氢能产业、把握未来发展方向的高端平台。欢迎各位氢能产业从业者扫码报名参会。

图片

扫码立即报名

  原文如下: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索要全部文件请转发此条文章到朋友圈,截图发送微信公众号后台。同时,留联系人信息,包括单位名称、姓名、手机、邮箱,我们登记后,会统一发送邮箱。感谢您的关注与配合!PS:联系人信息不全,将无法完成登记。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发布者:xhbeijing,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qingtx.cn/archives/11934

(0)
xhbeijing的头像xhbeijing
上一篇 2024年10月8日 10:30
下一篇 2024年10月8日 10:45

相关推荐

  • 建成风氢扬基地、国鸿5000电堆产能、攀业系统项目!《2023年濮阳市氢能产业发展工作要点》发布

    2023 年是郑汴洛濮氢走廊建设的重要一年,也是我市氢能产业提质增效、蓄势跃升,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之年。为深入贯彻落实换道领跑战略,构建良好氢能产业生态,加快推进中原油城向中原氢城转变,近日,我市制定了《2023 年濮阳市氢能产业发展工作要点》(以下简称《要点》),明确了 2023 年全市氢能产业发展总体思路、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 《要点》指出,我市将抢抓…

    2023年3月13日
    39400
  • 专家:发展氢能转子发动机符合国家能源战略方向

    当今世界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十九届五中全会公报提到,我国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减少,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生态安全屏障更加牢固。我国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创新能力不适应高质量发展需求,生态环保任重道远。 业内人士表示,减少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一方面是从改变消耗的能源入手,如我们现在大力发展的非碳氢能源利用,水电、风电、太阳能,还有可控核聚变。但改变…

    前瞻报告 2023年2月15日
    38100
  • 氢能:政策引领,风光氢一体化项目不断落地

    (关注以下投资趋势:1)制氢技术领域,未来重点关注电解槽关键零部件及材料技术突破情况;2)储运技术领域,未来重点关注氢能储运装备材料的迭代升级和氢储运装备设计制造的创新情况;3)燃料电池领域,未来重点关注通过工艺改良、构建自动化产线、新材料研发等方式,协同关键核心零部材持续优化,促进生产成本下降。)

    2024年2月18日
    27500
  • 估值超130亿,未来科学城拟转让国氢科技全部股份

    据北京产权交易所12月28日披露,北京未来科学城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未来科学城”)拟将所持国家电投集团氢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氢科技”)1.8621%股份全部挂牌转让,转让底价为24209.1621万元,按底价计算,国氢科技的估值为130.01亿元。未来科学城由北京市昌平区国资委间接持有100%的股份。

    2023年12月28日
    24300
  • 氢还是锂?一大波数据看透重卡电动化到底走哪条技术路线

    重卡电动化向来认为是氢燃料电池的地盘,因为按质量能量比来看,氢能重卡比电动重卡更有竞争力。 但在我国纯电动乘用车高歌猛进的裹挟之下,锂电池厂商比氢燃料电池厂商在资金实力、市场推广等很多方面都有碾压性优势,氢能重卡竞争不过纯电动重卡。 是哪地方搞错了? 本文向原创作者氢能小鱼约稿,经其一线调研,层层比对氢能重卡和纯电动重卡优劣势,廓清电动重卡市场未来发展路径。…

    2024年11月29日
    231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