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EA:全球氢能需求今年将达1亿吨!中国电解槽产能占八成!

10月初,国际能源署发布《全球氢能评论(2024)》(以下简称“氢能评论”)。根据氢能评论报告内容显示:“2023 年全球氢需求达到9700万吨以上,2024年可能达到近1亿吨。尽管氢能需求有着显著增长,但其应用仍集中在炼油和工业领域,重工业、长途运输和能源储存的采用量甚至不到全球需求的1%。”
氢能评论认为,“中国再次成为最大的氢使用国,占全球需求近三分之一,接近2800万吨,是第二大使用国美国的两倍还多。中国还是电解槽制造大国,在2023年投运的电解槽产能里,中国占据80%。”        

01

氢能技术将刺激低碳氢成本下降

氢能评论认为,尽管当低碳氢短期内成本高昂,但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未来低碳氢成本有大幅下降的空间。

据国际能源署的《2050年净零排放情景》(NZE情景),到2030年,使用可再生电力生产低排放氢的成本将降至每公斤氢2至9美元,是当前成本的50%,与未加限制的化石燃料生产的成本差距将从目前的每公斤氢1.5至8美元缩小至2030年的每公斤氢1至3美元。

之所以产生如此效果是因为,自2016年以来,政府对氢技术的投资一直在增加,这种努力开始取得成果。

图片

迄今为止,技术的进展主要发生在氢能供应方面,许多技术要么已经商业化,要么接近商业化。终端使用的先进技术也取得了令人信服的成果,工业和发电领域的几个应用项目达到了示范阶段,运输应用方面也取得了重大进展,特别是在航运领域。此外,专利申请数量在2022年跃升了47%,其中大部分增长来自主要受气候变化担忧驱动的技术。专利数量增加表明,计划外的资金和对未来市场机遇的信心,在支持性政策的支持下,正在刺激更多具有商业潜力的新创意和产品设计。

不仅如此,CCUS的技术进步,也对天然气制氢成本降低起到了重要作用。随着许多地区的天然气价格下降,利用CCUS从天然气中生产低排放氢气也将经历成本降低。成本降低将有利于所有项目,但对单个项目的竞争力的影响将有所不同。

图片

中国氢能顺势崛起

根据氢能评论内容显示,全球电解槽设备发展迅猛,中国首当其冲,进展更明显。截至2023 年底,全球已安装的水电解槽容量高达1.4吉瓦,几乎是2022年底已安装容量的两倍。预计到2024年底,全球电解槽装机容量可能达到5吉瓦。在2023年投运的项目中,中国的占比高达八成。

图片

中国之所以能取得如此傲人的成绩,得益于我们在清洁能源技术大规模制造方面的强大实力。目前,全球60%的电解槽制造产能都集中在中国。

随着中国电解槽制造产能的不断扩大,让全国的电解槽成本有望进一步下降,这与过去太阳能光伏和电池制造业的发展轨迹极为类似。更值得一提的是,诸如隆基、天合、阳光等多家中国太阳能电池板制造巨头纷纷涉足电解槽制造领域,目前约占中国电解槽制造产能的三分之一。

如果全球电解槽产能达到规划目标,中国的大部分电解槽项目将具备成本优势。到2030年,全球将有大量低排放氢能的生产成本与传统化石燃料制氢相当,甚至更低。

图片

政府对发展低碳氢将发挥重要作用

各国政府正在积极推动低排放氢能(以及氢基燃料)的需求。例如,德国的碳差价合同和欧盟在航空、航运领域的强制规定等政策的实施,极大地刺激了市场。这些举措也带动了产业界的积极响应,越来越多的企业签订了氢能采购协议,并发布了氢能采购招标。然而,总体来看,这些努力的规模仍不足以支撑氢能为实现气候目标做出重大贡献。

图片
图片

各国政府设定的氢能需求目标总计约为2030年的1100万吨,但由于对工业、交通和发电领域氢能使用目标的调整,这一数字比去年下降了近300万吨。然而,已经进入最终投资决策(FID)阶段或已投入运营的低排放氢能产能仅为400万吨/年,远低于目标水平。这表明,行业和政府需要共同努力,促进氢能采购协议的签订,以吸引更多投资。

与此同时,政府制定的氢能需求目标远低于其设定的氢能生产目标(2030年为4300万吨/年),甚至低于已宣布项目的潜在供应量(4900万吨/年)。目前的政策措施不足以激发足够的需求,从而推动氢能生产规模扩大,以满足政府的预期。

氢能评论认为,政府应采取更大胆的行动刺激对低排放氢能的需求。政策的实施,如配额、强制规定和碳差价合同,已经开始,但在地理覆盖范围和规模上仍然有限。政府可以利用现有氢能用户和高价值行业(如钢铁、航运和航空)的机会,这些行业通常位于工业中心。在这些中心汇集需求可以创造规模并减少生产者的购买风险。

此外,利用公共采购购买最终产品,这些产品在生产过程中使用低排放氢能,并鼓励发展消费者愿意为低排放氢基产品支付少量溢价的市场,可以帮助推动早期采用。

2024氢能产业大会(CHIF1st)将于10月16日在北京盛大启幕。大会将围绕氢能产业链的上中下游,包括制氢、储运、应用等关键环节,展开深入研讨与经验分享,为参会者提供一个全面了解氢能产业、把握未来发展方向的高端平台。欢迎各位氢能产业从业者扫码报名参会。

图片

扫码立即报名

  原文如下: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索要全部文件请转发此条文章到朋友圈,截图发送微信公众号后台。同时,留联系人信息,包括单位名称、姓名、手机、邮箱,我们登记后,会统一发送邮箱。感谢您的关注与配合!PS:联系人信息不全,将无法完成登记。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发布者:xhbeijing,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qingtx.cn/archives/11934

(0)
xhbeijing的头像xhbeijing
上一篇 2024年10月8日 10:30
下一篇 2024年10月8日 10:45

相关推荐

  • 全国政协委员、美锦能源董事长姚锦龙:完善政策法规配套措施 推动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

     “在氢能这一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重点发展方向上,国家及地方政府陆续出台多项相关政策文件。但氢能产业尚处于发展初期阶段,需将行业卡点、堵点逐步解决,才能加速氢能在各领域的推广应用,加速产业发展。”日前,全国政协委员、美锦能源董事长姚锦龙在接受上海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全国两会,他围绕如何推进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提出建议。

    2024年3月8日
    29200
  • 韩国在江原道投资4500亿韩元推动氢能项目

    此外,去年12月企划财政部通过了建设氢能产业集群的预备可行性调查,将在东海岸建设产业振兴中心、安全试验中心和实证测试台等项目,培养相关产业发展。为了加速推进三大核心项目,产业通商资源部根据《氢能经济培育及氢能安全管理相关法律》的规定,提出了氢气特色园区的申请,特色园区将在发展和投资项目支援、研发、税费和技术开发等方面享有优惠。

    2024年7月10日
    25400
  • 北京着力打造新型储能和氢能产业城市

    人民网北京5月27日电 (记者栗翘楚)随着绿色低碳转型发展成为共识,作为一种来源丰富、绿色低碳、应用广泛的二次能源,氢能产业逐步驶入发展快车道。 近年来,我国积极推动氢能产业发展,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多场景高效利用、产业健康有序发展等方面加大部署力度。2021年8月起,我国将上海、北京、广东3个城市群列为全国首批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城市群;2022年3月,《…

    创业分享 2023年6月6日
    26000
  • 氢储运难题如何攻克?“三快”企业竞争优势明显

    某储氢罐企业向氢云链表示:“仅考虑氢能交通场景,储氢瓶市场规模就能够达到千亿级别。”该企业认为,到2030年将形成1000亿车载储氢瓶市场和2000亿氢气储能市场,其中预计到2030年氢能汽车保有量150万辆,氢能汽车需求氢气15万吨,折算到高压储氢瓶约500万只。

    2024年2月17日
    28400
  • 氢情奉献 站上氢能源赛道C位

    2023年12月18日,玉门油田可再生能源制氢示范项目一期工程正在进行变压器和循环泵的吊装以及制氢车间钢结构外墙彩钢封装工作,项目现场一派火热景象,200余名建设者正为完成项目年底投用目标而冲刺。

    2024年1月8日
    205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