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能产用获政策松绑

多地相继发文允许非化工园区制氢加氢。

图片

近日,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河北省氢能产业安全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办法》明确,氢能企业按行业类别归口监督管理,绿氢生产不需取得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许可,允许在化工园区外建设电解水制氢(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等绿氢生产项目和制氢加氢一体站。

除河北外,广东、山东等多地也出台相关政策。比如,广东发文允许在非化工园区建设制氢加氢一体站,山东发文探索可再生能源制氢、制氢加氢一体站试点项目在非化工园区发展。

由于氢气具有易燃易爆的特性,属于危化品范畴,长期以来,制氢项目须在化工园区内,且必须取得危化品生产许可证。这在一定程度上抬升了氢能的使用成本,限制了氢能行业的规模化发展。在业内看来,河北等地对制氢环节的政策松绑,将有助于降低氢能成本,推动氢能产业的快速发展。

多地允许化工园区外制氢

河北省人民政府在对《办法》进行解读时表示,氢同时具有危险化学品特性和能源特性,氢能企业是否按照危险化学品企业进行管理,各级各部门理解不一致,制约了氢能项目落地。

“《办法》强化氢的能源属性,明确了氢能产品是指作为能源使用的氢产品,氢能企业按行业类别归口监督管理,除化工企业的氢能生产,电解水制氢(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等绿氢生产不需取得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许可,允许在化工园区外建设绿氢生产项目和制氢加氢一体站,解决了制约氢能发展的政策问题。”河北省人民政府指出。

图片

广东省此前发布的《广东省燃料电池汽车加氢站建设管理暂行办法》也提出,重点支持加氢合建站和制氢加氢一体站建设。允许在非化工园区建设制氢加氢一体站。除此之外,山东省、上海自贸区临港片区、湖北武汉等地也曾出台过相关文件,探索非化工园区制氢和制氢加氢一体站建设。

一位不愿具名的氢能行业专家对《中国能源报》记者表示:“此前,业内很多专家都呼吁过,氢气能否参照天然气的管理办法,即根据行业类别区别化管理。目前,天然气作为工业原料和作为能源的管理办法是不同的。作为能源使用,在管理或操作上更简易一些。我国天然气已有多年的管理经验,氢气这么管理,我认为是可行的。”

“氢能作为危险品管理,有很多限制,不利于整个产业发展。如果参照燃气管理的模式去管理,就会好很多。”北京环宇京辉京城气体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岩指出,“对于安全方面其实没有什么影响,该怎么管理就怎么管理,即使不作为危化品,管理流程、规则也非常严格。”

打破氢的储运瓶颈

在多位受访者看来,制氢环节的政策“松绑”,对氢能产业的发展具有突破性意义,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打破氢的储运瓶颈

“允许非化工园区制氢这一政策本身的要义,就是希望能够解决氢的来源、安全以及整个存储和运输成本的挑战。”上汽集团原总工程师、阳氢集团董事长程惊雷在接受《中国能源报》记者采访时指出,“它使得制氢可以在靠近应用端进行,一是可以降低储运成本;二是减少氢气在不同存储容器之间的转移,降低安全风险;三是有利于推动制氢项目建设,增加氢的来源。”

张岩也对政策的出台给予肯定:“这样更有利于开展分布式制氢。比如,有一个大的物流基地,就可以在这个基地附近建设制加氢一体站,既节省了运输、储氢各方面成本,又便利了应用端,不用跑很远去加氢。我们目前在北京集中式制氢,制氢后用长管拖车运到各加氢站,最远的到西北地区,1公里的成本大概是10元,如果在消费端现制现用,可以节省很多成本。”

据了解,目前,氢在化工园区集中制备后主要以长管拖车运到应用末端,这种方式的经济运输半径一般在50公里左右,一旦超过50公里,运输成本就会陡增,因此对制氢侧、用氢侧的地理位置限制较大。但若将运氢换成运制氢原料,比如甲醇,经济运输半径可扩展到500公里,若结合铁路运输,经济运输半径能扩展到1000公里以上。

需根据资源禀赋因地制宜

毋庸置疑,政策对推动氢能产业发展作用巨大。河北对氢能生产“松绑”对其他地区是否具有参照意义?多位受访者给出了自己的看法。

佛山环境与能源研究院能源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蔡仕荆指出:“不同地区在开展政策环境研究时,要结合当地资源禀赋稳妥推进。河北风光资源较好,主要聚焦可再生能源发电制氢,为可再生能源规模化消纳和利用提供政策支撑;广东目前主要聚焦分布式制氢加氢一体化站,通过基础设施创新去缓解氢能供应问题。”

“非化工园区末端制氢,是一个大的政策概念。至于具体怎么制氢,有各种各样的解决方案,包括天然气制氢、风光电解水制氢、甲醇重整制氢等。东南沿海地区可以利用好风电资源,短距离传输风电后在末端电解水制氢是合理的。甲醇更适合分布式末端制氢,中西部地区大量风光电解水制氢后和二氧化碳耦合制绿醇,绿醇被运输到运用端,再高效转化为氢。天然气制氢是一个在技术上可行的解决方案,但并不是符合我国资源禀赋的规模化解决方案。每一个解决方案的核心,都要符合社会进步的发展要求,技术能落地、商业能闭环。另外,还需要在国家层面、区域层面有进一步细化的法规。”程惊雷表示。

上述不愿具名的氢能行业专家也指出,是否一定要选择末端制氢,要对比不同解决方案的经济性。“电解水制氢背后,还涉及电价政策问题。在风光资源丰富的地区,由于受消纳问题影响,一般会有优惠的电价政策;但若在应用端制氢,能否享受到优惠电价政策则不确定。目前,甲醇制氢较为划算,因为现阶段使用的甲醇大多是从煤化工、石油化工来的,但也面临着‘不绿’的问题,其未来发展路径同样具有不确定性。”

本文转载自中国能源报,《中国能源报》社有限公司官方帐号,只做主题效果测试使用,本文观点不代表氢头条立场。

(0)
xhbeijing的头像xhbeijing
上一篇 2023年7月14日 16:55
下一篇 2023年7月17日 10:49

相关推荐

  • 海上“氢”功是如何练成的

    今年10月,中国工程院院士、深圳大学教授谢和平团队以深圳大学和四川大学共建的深地工程智能建造与安全运维全国重点实验室为第一单位,在Nature子刊上发表海水制氢最新成果,把世人的目光再次聚焦到氢能上。 氢能是全球公认的清洁能源,也是实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途径,未来绿氢有望成为氢能产业的主导力量。如何大规模获取绿氢?获得1公斤绿氢至少需要消耗9公斤水,在传统…

    2024年10月18日
    25200
  • 联合株洲、岳阳等申报国家城市群!《长沙市氢能产业发展行动方案(2023-2025 年)》发布

    一、发展目标 立足国内国际氢能发展前沿,以技术和产业突破为关键大力营造氢能消费生态,推动氢能在交通、储能、发电、工业等领域的多元应用,加快长沙氢能产业实现后发赶超,成为具有区域引领力和全国竞争力的重要氢能节点城市。争取到 2025 年,氢能产业培育初见成效,产业创新能力显著提高,氢能示范应用取得明显效果 ; 到 2030 年,形成较为完备的氢能产业技术创新体…

    2023年2月1日
    33100
  • 到2025年相关产业年产值超百亿元

      本报南京5月23日电  (记者姚雪青)位于江苏省常州市“两湖”创新区的常州氢湾近期正式启动建设,将努力打造“一基地、一示范区、两中心”,即氢能装备及关键零部件研发与制造基地、华东地区氢能源产业链差异化发展示范区、氢能源科技创新转化中心和氢能装备及关键零部件检验检测中心,推进地区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   据介绍,常州氢湾规划面积约2平方…

    前瞻报告 2023年5月24日
    25400
  • 国际氢能丨国际氢能委员会《非洲氢能机遇》摘要

    2024年3月,国际氢能委员会发布了《非洲氢能机遇》,报告指出,非洲凭借其世界一流的太阳能、风能、地热能和水电资源,在生产可再生氢及其衍生物方面具有极其优越的条件,促进非洲可再生氢的生产可以满足国内电力需求,并使非洲大陆成为重要的全球出口地区,满足日益增长的全球氢能需求。以下是《非洲氢能机遇》报告摘要: 图丨非洲可再生能源潜力图非洲拥有世界一流的可再生能源资…

    2024年10月15日 上市企业
    21500
  • 续航1126km, REVOZERO氢电混动MPV采用: 插电电池+氢燃料电池

      氢燃料电池汽车网 据外媒消息,当地时间2月4日,零排放汽车创新者REVO ZERO 宣布为其旗舰大型豪华车ModelENERGY启动众筹!据悉,该车续航700英里(1126公里),加氢时间7分钟。Model ENERGY 利用尖端的 pFC 技术,将插电式电池与氢燃料电池耦合,实现无与伦比的续航里程、加注时间和可持续性。  REVO …

    2025年2月8日
    135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