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能产用获政策松绑

多地相继发文允许非化工园区制氢加氢。

图片

近日,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河北省氢能产业安全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办法》明确,氢能企业按行业类别归口监督管理,绿氢生产不需取得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许可,允许在化工园区外建设电解水制氢(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等绿氢生产项目和制氢加氢一体站。

除河北外,广东、山东等多地也出台相关政策。比如,广东发文允许在非化工园区建设制氢加氢一体站,山东发文探索可再生能源制氢、制氢加氢一体站试点项目在非化工园区发展。

由于氢气具有易燃易爆的特性,属于危化品范畴,长期以来,制氢项目须在化工园区内,且必须取得危化品生产许可证。这在一定程度上抬升了氢能的使用成本,限制了氢能行业的规模化发展。在业内看来,河北等地对制氢环节的政策松绑,将有助于降低氢能成本,推动氢能产业的快速发展。

多地允许化工园区外制氢

河北省人民政府在对《办法》进行解读时表示,氢同时具有危险化学品特性和能源特性,氢能企业是否按照危险化学品企业进行管理,各级各部门理解不一致,制约了氢能项目落地。

“《办法》强化氢的能源属性,明确了氢能产品是指作为能源使用的氢产品,氢能企业按行业类别归口监督管理,除化工企业的氢能生产,电解水制氢(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等绿氢生产不需取得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许可,允许在化工园区外建设绿氢生产项目和制氢加氢一体站,解决了制约氢能发展的政策问题。”河北省人民政府指出。

图片

广东省此前发布的《广东省燃料电池汽车加氢站建设管理暂行办法》也提出,重点支持加氢合建站和制氢加氢一体站建设。允许在非化工园区建设制氢加氢一体站。除此之外,山东省、上海自贸区临港片区、湖北武汉等地也曾出台过相关文件,探索非化工园区制氢和制氢加氢一体站建设。

一位不愿具名的氢能行业专家对《中国能源报》记者表示:“此前,业内很多专家都呼吁过,氢气能否参照天然气的管理办法,即根据行业类别区别化管理。目前,天然气作为工业原料和作为能源的管理办法是不同的。作为能源使用,在管理或操作上更简易一些。我国天然气已有多年的管理经验,氢气这么管理,我认为是可行的。”

“氢能作为危险品管理,有很多限制,不利于整个产业发展。如果参照燃气管理的模式去管理,就会好很多。”北京环宇京辉京城气体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岩指出,“对于安全方面其实没有什么影响,该怎么管理就怎么管理,即使不作为危化品,管理流程、规则也非常严格。”

打破氢的储运瓶颈

在多位受访者看来,制氢环节的政策“松绑”,对氢能产业的发展具有突破性意义,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打破氢的储运瓶颈

“允许非化工园区制氢这一政策本身的要义,就是希望能够解决氢的来源、安全以及整个存储和运输成本的挑战。”上汽集团原总工程师、阳氢集团董事长程惊雷在接受《中国能源报》记者采访时指出,“它使得制氢可以在靠近应用端进行,一是可以降低储运成本;二是减少氢气在不同存储容器之间的转移,降低安全风险;三是有利于推动制氢项目建设,增加氢的来源。”

张岩也对政策的出台给予肯定:“这样更有利于开展分布式制氢。比如,有一个大的物流基地,就可以在这个基地附近建设制加氢一体站,既节省了运输、储氢各方面成本,又便利了应用端,不用跑很远去加氢。我们目前在北京集中式制氢,制氢后用长管拖车运到各加氢站,最远的到西北地区,1公里的成本大概是10元,如果在消费端现制现用,可以节省很多成本。”

据了解,目前,氢在化工园区集中制备后主要以长管拖车运到应用末端,这种方式的经济运输半径一般在50公里左右,一旦超过50公里,运输成本就会陡增,因此对制氢侧、用氢侧的地理位置限制较大。但若将运氢换成运制氢原料,比如甲醇,经济运输半径可扩展到500公里,若结合铁路运输,经济运输半径能扩展到1000公里以上。

需根据资源禀赋因地制宜

毋庸置疑,政策对推动氢能产业发展作用巨大。河北对氢能生产“松绑”对其他地区是否具有参照意义?多位受访者给出了自己的看法。

佛山环境与能源研究院能源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蔡仕荆指出:“不同地区在开展政策环境研究时,要结合当地资源禀赋稳妥推进。河北风光资源较好,主要聚焦可再生能源发电制氢,为可再生能源规模化消纳和利用提供政策支撑;广东目前主要聚焦分布式制氢加氢一体化站,通过基础设施创新去缓解氢能供应问题。”

“非化工园区末端制氢,是一个大的政策概念。至于具体怎么制氢,有各种各样的解决方案,包括天然气制氢、风光电解水制氢、甲醇重整制氢等。东南沿海地区可以利用好风电资源,短距离传输风电后在末端电解水制氢是合理的。甲醇更适合分布式末端制氢,中西部地区大量风光电解水制氢后和二氧化碳耦合制绿醇,绿醇被运输到运用端,再高效转化为氢。天然气制氢是一个在技术上可行的解决方案,但并不是符合我国资源禀赋的规模化解决方案。每一个解决方案的核心,都要符合社会进步的发展要求,技术能落地、商业能闭环。另外,还需要在国家层面、区域层面有进一步细化的法规。”程惊雷表示。

上述不愿具名的氢能行业专家也指出,是否一定要选择末端制氢,要对比不同解决方案的经济性。“电解水制氢背后,还涉及电价政策问题。在风光资源丰富的地区,由于受消纳问题影响,一般会有优惠的电价政策;但若在应用端制氢,能否享受到优惠电价政策则不确定。目前,甲醇制氢较为划算,因为现阶段使用的甲醇大多是从煤化工、石油化工来的,但也面临着‘不绿’的问题,其未来发展路径同样具有不确定性。”

本文转载自中国能源报,《中国能源报》社有限公司官方帐号,只做主题效果测试使用,本文观点不代表氢天下立场。

(0)
xhbeijing的头像xhbeijing
上一篇 2023年7月14日 16:55
下一篇 2023年7月17日 10:49

相关推荐

  • 吉林国兴氢能科技有限公司复合气瓶生产项目空气管路等安装

    招标:吉林国兴氢能科技有限公司复合气瓶生产项目一天然气,氮气,氧气,压缩空气管路等安装工程招标公告(资格后审)一、招标条件吉林国兴氢能科技有限公司复合气瓶生产项目一天然气,氮气,氧气,压缩空气管路等安装 工程已由相关主管 部门批准建设,招标人吉林国兴氢能科技有限公司,资金来源为自筹,资 金已落实。项目已具备招标条件,现 对该项目进行公开招标,诚邀合格单位前来…

    投融资 2023年5月3日
    28600
  • 中国—东盟氢能产业基地在百色揭牌

    9月4日,中国—东盟氢能产业基地揭牌暨签约仪式在百色市举行,来自国内氢能产业领域的专家学者和企业家代表汇聚百色,围绕氢能产业发展共商互利合作、共谋发展愿景。当天,共有21家企业签约入驻。 氢能被誉为“21世纪终极能源”,是绿色环保、来源丰富、应用广泛的新兴能源。百色新能源资源丰富,全市可开发集中式、分布式新能源装机容量3100万千瓦,具有发展绿电制氢优势。该…

    投融资 2024年9月5日
    14200
  • 任泽平对谈张真:新能源的未来和机遇

    今天聊一下大家比较关心的一些话题,尤其是新能源领域。新能源是中国经济目前最有希望、增长最快的一个领域。新三样:新能源汽车、锂电、光伏。现在中国新能源在快速崛起,大量出海,成为主力军,全球新能源汽车里中国已经占了60%,光伏占到了90%。可见,中国在新能源领域可以说是全面的爆发。

    2024年6月17日 上市企业
    23700
  • 氢创未来 等你来赢——2023氢能专精特新创业大赛首站预赛将在鄂尔多斯开赛

    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践行“创新驱动”战略,2023氢能专精特新创业大赛首场预赛将于6月28-29日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隆重开赛。 本场大赛由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办,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自治区商务厅、自治区能源局、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承办的2023世界新能源新材料大会同期隆重举办,2023氢能专精特新创业大赛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2年,中国…

    2023年6月28日
    25600
  • 4 月 1 日实施!《氢系统安全的基本要求》国家标准发布

    近日,国家标准 GB/T 29729-2022《氢系统安全的基本要求》正式印发,文件适用于氢的制取、储存、输送、和应用系统的设计和使用。 国家标准《氢系统安全的基本要求》 由 TC309(全国氢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主管部门为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标准详细介绍了氢的物理和热物理性质、燃烧特性等,包含可再生能源制氢系统、液氢和氢浆储存系统、氢气输送系统等…

    2023年2月23日
    313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