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企业
-
本田:今年将推出300辆CRV氢燃料电池车
本田今年将限量推出300辆CRV-FCV氢燃料电池汽车,使该公司能够在进入大众市场之前收集驾驶员的反馈和数据。本田新的CRV氢电混合动力汽车将为本田提供一个独特的机会来评估驾驶员的行为,当提供两种零排放选项时,动力电池和燃料电池。除了续航里程为270英里的燃料电池外,新车还包括续航里程为29英里的小型电池。
-
氢能迎来政策红利期?百亿估值重塑能源IPO,33个月亏损16.6亿
海捷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动撤回了科创板上市申请。又一家氢燃料电池公司折戟IPO,产业市场与资本市场呈现“冷热不均”的局面。
近日,同样曾撤回科创板上市申请的氢燃料电池厂商,上海重塑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重塑能源”),在撤回申请两年半后向港交所发起冲击,中金公司为其独家保荐人。
-
深圳氢能产业链主体近200家
作为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能源体系的重要一环,氢能在全球范围内的关注度稳步提升。截至2023年底,全球已有包括中国在内的50余个国家和地区发布国家级氢能发展战略,提出了氢能发展和利用的中长期目标。
-
氢能行业开启碳足迹评价
中国氢能联盟已牵头研制《碱性水电解制氢系统碳足迹评价方法及要求》,在业内人士看来,电解水制氢系统碳足迹评价工作,这是全球电解水制氢系统和氢能产业低碳化发展的第一步,填补了国际空白。
-
氢能“独角兽”勇闯港交所
继两年多前撤回在科创板上市的申请文件后,氢能“独角兽”上海重塑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重塑能源”)又转战港交所。近日,据港交所官网披露,上海重塑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重塑能源”)正式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中金公司为独家保荐人。 作为国内氢能源燃料电池系统龙头企业,重塑能源与一汽解放、东风汽车、丰田汽车等国内外知名车企建立了深入的合作。此外,重…
-
央企加快氢能及燃料电池汽车发展的对策建议
截至2023年11月,我国燃料电池汽车累计销售18984辆,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燃料电池汽车市场。燃料电池汽车应用场景持续丰富,基本覆盖了城市物流、城市公交、渣土运输、环卫、长途运输、矿场运输等多元化应用场景。其中,中国一汽、东风公司、长安汽车等中央企业积极响应政策号召,深入参与示范工作,并联合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共同探索挖掘燃料电池汽车潜在应用场景。
-
燃料电池10000套/年, 2500辆氢车, 200座加氢站
郑州市人民政府印发了《郑州市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4—2035)》(简称“《规划》”)。 《规划》提出,布局加氢站200座,其中制加氢一体站10座,开展管道掺氢试点,规划1条纯氢管道。
-
北京:41项地方标准发布涉及氢能等多个领域
在本次发布的41项标准中,《加氢站运营管理规范》围绕加氢站基本要求、制度管理、人员管理、设备管理、氢气品质管理、现场运行管理、风险管理、档案管理与数据记录等八个方面进行规范,明确加氢站投运前须完成安全评价报告、消防审验、防雷检测、特种设备等方面的安全验收,取得相关资质证明后方可运行。标准发布实施后,将助力夯实氢能产业基础设施,助力到2025年氢燃料电池汽车累计推广量突破一万辆,力争建成并投运氢燃料电池汽车加氢站74座的目标实现,服务北京市绿色低碳产业发展。
-
招标:500台氢能重卡,130万/辆,6.5亿元
3月22日,唐山市悦安氢电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悦安氢电”)发布氢燃料电池半挂牵引车采购项目招标公告,悦安氢电此次共计招标49T氢燃料电池重卡500台,最高限价130万/辆,总预算额高达6.5亿元。该批重卡将被用在迁安市氢电综合能源站项目。悦安氢电隶属唐山市和迁安市国资,这批重卡会被租售给企业,尽最大努力降低企业成本。
-
东方氢能产业园:聚氢成链 加速形成新质生产力
东方氢能相关负责人表示,2024年,东方氢能产业园将积极引入产业上下游企业,聚集产业链各类资源,发挥协同优势和支撑作用,构筑氢能产业生态,推广氢能业态品牌,将为氢能产业的实验研究、装备制造、安全应用、业务拓展创造有利条件,引领氢能行业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