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瞻报告

  • 德国实地调研:港口如何发展氢能经济

    在2023年opel德国欧宝汽车首批交付的10辆氢能小型运输车vivaro中,菲舍尔公司采购两辆,目前加氢在公共加氢站加氢,未来会结合园区内加氢站的配套使用。欧宝氢能汽车vivaro的续航里程是400公里,加满4.4公斤的氢气只需要3分钟。菲舍尔公司认为氢能运输车是半封闭场景的完美交通运输工具,为该公司能源升级展开了新的篇章。

    2024年3月12日 前瞻报告
    27900
  • 合肥市发布新型储能发展规划

    有序开展氢储能试点应用。推动氢能在热电联供、备用电源、微电网等多场景的推广应用,按照“公交先行、示范引领”原则,在公共交通、化工园区、仓储基地等布局应用氢燃料电池公交车、叉车、重型卡车,持续推进氢能“制运储用”全链条发展。探索综合能源服务模式,大力推动虚拟电厂、智能微电网建设,聚合分布式储能资源,提高闲置储能资源利用率。

    2024年3月12日
    32500
  • 最高2000万元!北京大兴区促进氢能产业发展项目申报

    具体申报条件详见《大兴区促进氢能产业发展暂行办法(2022年修订版)》申报指南。对符合本办法规定且同时符合大兴区其他支持政策的,按照“不重复支持”的原则予以支持,另有规定的除外。

    2024年3月11日
    26400
  • 锤炼“氢”功!淄博竞速前沿赛道

    “绿色低碳是众多不确定性中最确定的发展趋势。我们今后将继续耕耘氢能赛道,充分发挥爱德曼在氢能技术创新和工艺迭代中的独特竞争优势,加快氢能产业布局,以实力推动淄博氢能产业茁壮成长。”爱德曼(淄博)氢能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邹昊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2024年3月11日 上市企业
    24000
  • 全国政协委员俞培根:出台全国性系统扶持政策 推动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

    俞培根建议研究出台国家级鼓励深远海、风光大基地可再生资源就地转化制氢的技术开发、工程应用、产业发展政策。大力推进风光氢储协同发展,采用风电直接制氢、海水原位制氢等技术,变“输电”为“输氢”,拓展风光资源开发场景,极大提高我国深远海风电资源、“三北”地区风光资源可开发范围。

    2024年3月11日
    29700
  • 大兴举办英才选聘会开进国际氢能示范区

    大兴区2024年首场面向高校毕业生的“英才选聘”活动正式拉开序幕。北京青年报记者了解到,为推动创新产业链与人才链的深度融合,大兴区人力社保局联合大兴国际氢能示范区搭建“校政+政企+校企”对接平台,邀请高校师生共同走进大兴国际氢能示范区,开展氢能人才精准对接洽谈,了解氢能产业发展新前景,抢跑人才发展新赛道。

    前瞻报告 2024年3月11日
    27400
  • 全国政协委员、美锦能源董事长姚锦龙:完善政策法规配套措施 推动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

     “在氢能这一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重点发展方向上,国家及地方政府陆续出台多项相关政策文件。但氢能产业尚处于发展初期阶段,需将行业卡点、堵点逐步解决,才能加速氢能在各领域的推广应用,加速产业发展。”日前,全国政协委员、美锦能源董事长姚锦龙在接受上海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全国两会,他围绕如何推进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提出建议。

    2024年3月8日
    30500
  • 两会氢声|15个全国两会氢能提案的四大热点:顶层设计、绿氢应用、城市群扩容和产业生态!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重磅指出:加快前沿新兴氢能、新材料、创新药等产业发展,积极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增长引擎。关于“加快氢能产业发展”的表述写进政府工作报告还属首次,且氢能位于新兴产业第一位。

    与此呼应的是,氢云链统计,截至本届全国人大召开第二日,已有14位全国人大代表提交并于媒体公开了关于氢能的提案或建议,此外川渝全国政协委员联名提交了氢能提案。

    氢云链从2019年开始持续跟踪全国两会氢能提案情况。通过对15个氢能提案内容的观察,氢云链发现,2024年全国两会的氢能提案主要集中在扩大绿氢应用、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扩容、强化顶层设计和产业生态建设四大方面,此外还有关于完善并落实管理及补贴政策、发展海洋氢能、扩大氢能国际合作等方面的提案内容。

    2024年3月7日
    29800
  • 聚焦两会 | 氢能作为前沿新兴产业,首次进入政府工作报告正文

    2024年3月5日,全国两会上国务院总理李强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中重磅指出:加快前沿新兴氢能、新材料、创新药等产业发展,积极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增长引擎。这是氢能作为前沿新兴产业,首次进入政府工作报告正文。

    2024年3月7日 上市企业
    31700
  • 内蒙古:一体化制氢项目33个,绿氢规模68万吨/年!

    大力发展绿氢产业。加快布局建设氢能项目,已批复实施风光一体化制氢项目33个、绿氢规模68万吨/年,成为全国风光制氢示范项目主要建设地区。全国首个万吨级光伏制氢示范项目在准格尔旗投产出氢,华电达茂风光制氢一体化项目建成投产,投运世界首条固态低压储氢生产线,乌兰察布绿电制氢项目输送管道纳入石油天然气“全国一张网”建设实施方案。

    2024年2月29日
    31000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