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瞻报告
-
产业化不断推进 氢能汽车加速驶入寻常百姓家
发稿时间:2024-02-04 10:07:00 来源:证券日报 中国青年网 本报记者 龚梦泽 被誉为“21世纪终极能源”的氢能产业,近来发展应用显著提速,热度正快速攀升。 近期,《证券日报》记者在走访北京大兴国际氢能示范区时注意到,氢燃料客车和冷链车在附近的道路上通行,二期新建大型加氢站已经建成并投入使用,不时有车辆进入加氢…… 在北京大兴国际氢能…
-
“氢能十解”之一:解锁氢能新纪元
专题共分为十个篇章,依次为《解锁氢能新纪元》、《氢能的绿色寻踪》、《氢基能源制取之谜》、《氢基能源流动之旅》、《氢基能源应用拼图》、《氢与电的交响曲》、《新型能源体系的氢密码》、《氢基能源规模之密》、《氢能关键技术之问》和《全球绿色氢能中心愿景》。
-
欧阳明高:全球展开固态电池研发竞赛,要警惕固态电池带来颠覆性的变革
2024年1月21日,中国全固态电池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CASIP)在北京举行揭牌仪式。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欧阳明高在中国全固态电池创新发展高峰论坛上详细分析了固态电池的技术进展情况、发展前景以及现有难点。
-
李国华委员:强化上海创新引领功能,以氢能布局抢占“绿色未来”发展先机
李国华委员在今天上午举行的市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大会发言上代表民革上海市委表示,上海理应试制度、闯新路,打造国际一流的氢能产业发展高地,抢占“绿色未来”发展先机。
-
中国工程院院士杨春和:氢能5年内有望走入千家万户
长江日报讯(记者汪文汉 雷心蕊)1月18日,来自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的市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杨春和做客长江日报两会直播间时表示,氢能因为具有来源广、热值高、无污染、应用场景丰富等特点,是未来人类生活在地球上的赖以生存的能源之一。
-
绿色甲醇纳入国家鼓励类产业目录,万亿氢能产业赛道迎来“新解法”
绿色甲醇又称“液态阳光”,是利用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分解水制绿氢,再由绿氢加二氧化碳在催化剂作用下合成的清洁能源。合成技术来自中国科学院大连化物所,该技术的突破也源于研究团队开发的两项创新技术——一是先进的规模化电催化分解水制氢技术;二是高选择性、高稳定的二氧化碳加氢制甲醇催化技术。在创新技术的支撑下,绿色甲醇合成技术为氢能产业发展带来新契机。
-
多地出台可再生能源制氢中长期规划
业内人士表示,自《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简称《规划》)印发以来,我国多个省市相继出台本地区的氢能发展规划,积极响应并支持氢能产业发展,氢能行业成本不断下降,建议重点关注制氢电解槽板块等的投资机会。
-
多地出台可再生能源制氢中长期规划
截至目前,我国已有大量的可再生能源制氢项目落地。我国首个万吨级可再生能源制氢项目——三峡集团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纳日松光伏制氢产业示范项目、我国规模最大的光伏发电直接制绿氢项目——中国石化新疆库车绿氢示范项目均已相继投产。
-
国家能源局原局长徐锭明:投身能源百年大变局,促进产业绿色低碳转型
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实现高质量发展需要我们重新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推动经济与能源的绿色化、数字化变革。因此,实现“双碳”目标,不是国际社会对我们的要求,而是我们必须选择的道路。要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需要深入推进清洁能源转型,支持后疫情时代的能源低碳转型,实现人人享有可持续能源目标。